弘扬中国精神,夺取战“疫”胜利

点击次数:1639 发布时间:2020-04-27

当前,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已由“遏制阶段”进入到“缓疫”阶段,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党中央紧急部署、科学防控,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部队官兵闻令而动、整装待发,医务人员坚守岗位、英勇奋战,人民群众志成城、团结一心,这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的伟大中国精神。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疫情战”还没有取得完全胜利,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必须继续弘扬凝心聚力的伟大中国精神。

弘扬实事求是、科学防控精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是本次疫情防控的指导思想。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紧急部署,在疫情防控的关键点做出重要指示,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尽快找差距、补短板,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对“疫情防控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到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从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的防控要求,到集中患者、集中资源、集中专家的救治要求;从适当延长春节假期、调整学校开学时间,到加强溯源和病原学检测分析、加快治疗药品和疫苗研发,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科学精神、贯穿着实事求是原则。从疫情爆发到今天的有效控制,得益于国家的科学防控。实践经验证明,科学是战胜疫情的力量,只有弘扬实事求是、科学防控精神,我们一定会赢得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

弘扬以人文本、生命至上精神。人民至上,是无产阶级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本次疫情把人民群众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体现了疫情防控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这次疫情发生后,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一句“祖国接我回家”温暖人心,1月31日,正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国政府接回滞留在泰国、马来西亚的199名湖北同胞,高效有序的国家行动,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体现了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为了集中收治病人,武汉用了10天的时间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10多小时建成方舱医院,再次创造中国奇迹。时间就是生命,缩短工期,就是在抢救生命。在病毒面前,人的生命显得如此脆弱,又如此宝贵。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位患者,这是医者始终牢记的使命。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精神。全民皆兵、统一行动,疫情防控取得有效遏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我们看到,疫情间,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在发辉主心骨的作用下,全国各族人民、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响应,共同抗疫,表现出空前的团结。这就是一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这种精神背后彰显了中国人民浓浓的爱国主义,总书记讲“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爱国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现实的,而不是空洞的。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全民行动,个个尽心尽力,一份份请战书、一个个鲜红手印、一句句“我先来”“我报名”的话语令人感动,爱国是这场“战疫”中最鲜亮的底色。

弘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精神。敢为人先、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等等,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是抗疫英雄对付病毒的方式方法。“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闻令而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逆行出征,用大爱谱写抗疫赞歌。我们知道,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梁武东、李文亮、刘智明、黄汉明、马承武、郑勇……这些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基层干部、民警辅警、志愿者们因公殉职。他们的名字必将铭刻于历史、铭记于人心。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这种舍小我,顾大家,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以身许国、无私奉献的精神都将注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爱国情怀,什么是家国大义。

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无论是98年发生的大洪水、03年的非典、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还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只要一方有难,八方必支援,这是战胜困难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次疫情中,全国派出4.2万医疗人员支援武汉,他们不顾生命安危,奔赴一线,成为了最美的逆行者,正如一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除了派遣医疗队、捐赠医疗设备、防护物资外,各省的特产美食也是毫不含糊、按吨起步,内蒙古的30吨马铃薯、辽宁的130吨大白菜、黑龙江的3000吨大米、新疆的百吨洋葱……有人说“这是搬家式支援,很实在。”也有人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心连心,为‘热干面’加油”。面对困难,我们没有退缩,没有逃兵,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贯穿始终,举国上下“一盘棋”,每一个人每一个集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努力着。中华民族是一个坚韧的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最后都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斗出一片新天地,相信这一次也不例外,定会早日渡过难关。

弘扬同舟共济、命运与共精神。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面对疫情大考,不能单靠国内力量,国际的力量也同样重要,国内外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共同战胜病毒。近日,习主席频繁提到命运共同体,4月2日,总书记同比利时国王菲利普通话时指出“病毒没有国界,不分种族,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战而胜之。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同印尼总统左科通话强调“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疫情防控分享经验。”4月3日,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场通话强调“这次疫情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球化让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之外。据统计,在中国发生疫情以来,全球有79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抗疫物资捐赠。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国对我国的援助,面对全球疫情蔓延,中国毅然担当起大国责任,向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国际组织提供物资捐赠,并积极分享防控经验,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这充分彰显了国与国之间的同舟共济、命运与共的国际精神。所以,世界各国唯有携手合作,方能早日驱散疫情的阴霾。

疫情大考还在考验着人类,英雄的祖国、英雄的人民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战疫”篇章,生动诠释了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强大力量,相信在中国精神的支撑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一定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

注:本文刊载于《西北大学报》第7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