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 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点击次数:1434 发布时间:2020-04-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现实新的交汇点上,深刻阐释了思政课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建好思政理论课的纲领性文献,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激发协同育人活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西北大学文化底蕴深厚,学科门类齐全,注重交叉融合,综合实力强劲,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优势,坚持把思政课建设放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中系统把握,思政课改革和协同育人发展活力强劲,涵育了特色鲜明的思政育人优势。

坚持以科学的理念引领思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为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指明了方法和路径。一是把握好鲜明的价值指向和时代底色。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鲜亮底色。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四个服务”。二是明确以育人为中心的治校理念。西北大学确定了“回归常识、抓住本质、尊重规律、注重长远”的治校理念,立足世情国情省情,既认识到大学是学术组织,是文化的高地,更要深刻认识到我们是办中国特色的大学、办社会主义的大学,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三是明确以改革创新促进教育教学。以深化改革推进思政工作与时俱进,坚持统筹管理、分类指导,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明确和落实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个环节的育人职责,为各方面参与思政工作设定标准。四是抓住“全员育人”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侯伯宇、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国伟、新时代高校师生知识报国先进典型中亚考古队等师生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统筹推进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校外名师队伍建设,同时抓好辅导员、导师、管理干部、后勤保障队伍,促进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环节落实育人责任。

坚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彻底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理分析透彻了,才能回应学生、说服学生、引导学生。学校充分挖掘、整合校内学科资源,加强支持与融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统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计划。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传播工作,培育了省级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等多个平台,产出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话说延安精神》等系列成果,形成“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当代社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研究”等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同时,高度重视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加强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互融互通。

持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密集,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力军。高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崇高使命。首先,必须立足立足中国实践,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哲理,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基于特有区位资源的有力依托,基于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其次,必须研究中国问题,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再次,必须实现理论创新,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眼光,加强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理论总结和研究阐释。长期以来,西北大学在中国思想文化、中东与世界史、政治经济学、丝路文明考古、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环境与社会管理等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影响深远,蕴涵深刻的人文和科学精神,蕴涵丰富的育人元素。学校及时将这些学科资源充分转化为教学资源,转化为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的育人资源。

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各守一段渠、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协同效应,是紧密协作育人的关系。学校探索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为辅助的“一体两翼”思政课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严格按照要求开足开好规定课程,整合多学科资源,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识课程。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探索推出叙事式教学法,讲好中国故事、西大故事、身边故事,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蕴含其中的理论原理。在新技术运用上,建设思政课网站、微课、微信平台等网络教学资源,探索建设融媒体思政公开课,把现实和事实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与此同时,其他课程也要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西北大学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培育了一批精品示范课堂,把理想信念、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大学精神和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学校建设的语言文学类、历史与文化类、宗教哲学类、心理学类、社会科学类、科学技术与工程类、体育艺术与素质拓展类等七大模块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注重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之中,这是推动价值性与知识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有益尝试。

坚持以厚重的精神和文化浸润心灵。文化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学校发挥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高端平台作用,整合历史、考古、文学等多学科优质资源,在中华文化起源探索、黄帝与黄陵文化、中华人文精神、关学与中华传统思想、中外文明交往、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研究等领域,充分发挥了文化引领的重要作用。学校系统推进校史文化、大学精神育人工程,深入挖掘以“公诚勤朴”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文化,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西大表达”,延伸思政课堂,形成良性循环。学校在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后,明确了“诚信奠基,文化引领,全员参与,全方位提升”的深化创建工作方针,以文明创建持续激发育人能动性。与此同时,学校长期坚持开展的“黑美人”艺术节等一批精品校园文化活动,用学生亲身体验的故事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舞蹈之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格调和生活品位,在人性塑造和人格养成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还通过新建和改造一批校园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在开学季、毕业季为学生举办大型音乐会,毕业季为每一位毕业生拨穗正冠等,在全校营造“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氛围,润物无声地潜入到师生的血脉当中。

注:本文刊载于《西北大学报》第7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