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西北大学实施本科教学创新工程纪实

点击次数:2042 发布时间:2020-05-14 18:52:23

推进教育创新  培育优秀人才

西北大学实施本科教学创新工程纪实

 

杨德生  田明纲

 

《光明日报》2004119

 

1902年,在变法图强兴办新学的历史潮流中,西北大学的前身——陕西大学堂应运而生。今天,西北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大学和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支持建设院校。

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公诚勤朴”的校训,形成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团结、进取、民主、奉献”的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始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的十万余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而备受欢迎。

面对21世纪已经来临的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趋势,西北大学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推进本科教学工作,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围绕高素质专业化的培养目标,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西北大学历经坎坷而又生生不息,迭遭波折却能欣欣向荣,一以贯之的根本缘故,就在于其总是遵奉着明确的办学思想,恪守着进步的教育理念,高扬着坚韧的奋斗精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大学依据现代教育特征和人才培养要求,适应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建立了既体现学校特色,又能够促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运行机制。

为了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西北大学提出了在加强素质教育基础上实施专业教育的思想观念,确立了“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提高素质、注重创新,激励个性、体现特色” 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既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雄厚优势,为国家造就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基础性人才,又充分发挥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优势,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特别是面向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从而形成了多规格、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办学实践中,西北大学通过确立“六种观念”和“一个建设重点”,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全面促进本科教学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树立本科教学工作的基础地位的观念。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牢固树立本科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基础与主体地位,坚持把本科教学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

——树立以质量立校和以特色取胜的观念。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将“以质量立校,以特色取胜”的观念体现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建立了“学校党政一把手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并将教学质量作为年度评价各教学单位工作的重要指标。

——树立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观念。确立了在加强素质教育基础上实行专业教育的思想,将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树立育人为本、师德至上的观念。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学校以学生为本,教学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师德为本的思想,不断强化教书育人工作。

——树立为地方和西部发展服务的观念。“立足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宗旨,积极主动地为陕西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积极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行开放式办学,提高学校的办学活力。

——把课程建设与改革始终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通过实施教学改革计划,进行校内200门重点课程建设、30门精品课程建设,以及参与陕西省和全国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全校课程的总体建设,促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师资队伍的优化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基于通才加专才的人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大学就提出了“通专并重”的育人方针,实行“培养能治学治事治人创业之通才与专才之教育”。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和创新,学校进一步将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的相互结合和协调发展。

首先是本科专业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和优化。西北大学按照“文理并重、注重应用、发展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为龙头,以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为基础,以新兴交叉学科和应用专业为发展重点,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目前,该校的67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与应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设置结构,使学校适应社会需要办学的能力得到极大增强。其中的地质学、化学、物理、历史学、经济学和生命科学与技术等6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与考古学等14个陕西省名牌专业更是优势突出,特色凸显。

其次是人才培养方案在改革创新中更加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西北大学根据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和能力培养等新的教育理念,对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三次全面修订。2003年,学校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升格为人才培养方案。在新方案中,课程体系由通修课程、学科核心课程、学科方向课程、通识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六部分组成,在同一级学科统一设置通修课程和学科核心课程;进一步淡化了专业界限,拓宽了专业口径,使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得到整合,教学内容得到更新;进一步扩大选修课比例,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选课,学生选择空间得以拓宽,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尊重;进一步强化了素质教育的理念,设置全校通识课程,要求学生毕业前至少选修12个学分的通识课程并通过大学语文水平测试;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开设优质课程和特色课程。

第三是推行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通过不断的改革探索,逐步形成了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的“通用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本科生+硕士生”贯通分流培养的“精英型”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主修+辅修”(以及第二学士学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其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的开放程度,更加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行课外附加学分制度,学生毕业时,除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外,还应取得至少10个课外附加学分;实行弹性学制,本科生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并取得规定的课外附加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或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行主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度,符合条件的本科生可申请选修一个辅修专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攻读第二学位;实行了校内转专业制度,凡符合条件的本科生均可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转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转到自己选择的专业,改变了以往“一考定终身”的状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专长提供了机会。

 

实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构建一流精品课程体系

 

2003年,西北大学有3门课程被评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是全国地方高校中入选课程最多的院校,另有7门课程入选陕西省精品课程;2004年,又有11门课程成为陕西省精品课程,这是该校实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构建一流精品课程体系成果的集中体现。

为了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西北大学打破学科、专业及课程间的壁垒,加强交叉与融合,把基础较好、影响面大、研究力量较强、有实质性成果的课程作为重点项目,按照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要求,进一步加以整合和优化,通过保证教学与研究梯队、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相关教学资料上网并免费开放等措施,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建成了一批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有重要影响的示范课程。通过对155门重点课程、26门校级精品课程的精心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名牌课程—省级精品课程、优质课程—校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体系,使课程建设进入了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特色、有活力、有成效的良性发展轨道。

在加强课程建设的同时,西北大学大力推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根据教学需要,加大了对双语教学、实践教学、考试方法、教材建设、网络课件的研制与开发等的改革力度,先后启动了240项教学改革项目,争取到省级教改项目67项,国家或全国性教改项目23项,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近三年编写出版了90余部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全国性教材和其他教材;“九五”以来,有40余项教学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在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比中,有5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奖数目居全国高校第16位。

学校还积极把教学改革成果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用教学改革成果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以高质量的课程来提升专业建设的水平,形成了良性互动、争优创先的良好机制和氛围,从而整体推动了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治国兴邦,人才为急;兴学强校,惟在得人。西北大学百年来之所以薪火相传、教泽绵延,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殿堂,就是因为这里名师云集,群贤毕至,胡小石、罗常培、熊庆来、李仪祉、黎锦熙、曹靖华、岳劼恒、杨钟健、马师儒、侯外庐、张伯声等饱学之士曾在这里口耕笔耘,康有为、鲁迅等学界大师曾在这里受邀讲学。

为了使优良传统代代传承、鲜明特色继续保持,西北大学注重稳定与引进相协调、培养与使用相协调、职责与报酬相协调、竞聘与考核相协调,采取七项措施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一流师资队伍: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定向)攻读博、硕士学位,推行了中青年教师出国或赴国内一流大学进修制度,近3年先后有150人攻读学位,200人接受了国内外培训,37名拟留校任教的在读硕士研究生赴英国、美国等国深造;积极推进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及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建设计划等为依托,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5年来,2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5人进入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建设计划;实施西北大学“112人才培养工程”,培养10名中青年全国著名学者或学科带头人,100名中青年优秀学术带头人,20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2001年以来已选拔和培养中青年教师69人,其中许多已经成为学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设立“校内特聘教授岗位”,积极引进领军式和旗帜性高级人才,目前已在基础数学、构造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等学科设立校内特聘教授岗位并聘任了3位特聘教授;推行“双聘教授制度”,现有双聘教授8人,其中7人为院士;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聘请兼职教师242人,建立流动与稳定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和机制;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近5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328人。学校还通过定期开展评选学校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举办师德事迹报告会、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倡导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

今日的西北大学继承了优良传统,荟萃了大批杏坛名师,云集着众多学界俊彦。中科院院士、著名分析化学家高鸿,中科院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张国伟,“侯氏理论”的创立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侯伯宇,“王氏定理”的创立者、著名数学家王戍堂,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古生物学家舒德干,首届全国高校百名教学名师、无机化学家史启祯,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刘池阳,著名史学家张岂之、彭树智,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等都活跃在校园,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建立教学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制度是保障,激励是手段。西北大学本着有利于培育人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则,建立了一整套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激励机制,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课程教学状态评估制度、教学检查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审与答辩制度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西北大学的教学工作得以有序运转,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健全的制度保障。

在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的同时,西北大学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奖励制度,通过设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奖,促进40岁以下青年教师在教学态度、讲课技巧、授课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迅速成长;教学质量优秀奖对在本科教学中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既教书又育人并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优秀指导教师奖奖励在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指导教师;优秀教材奖,凡主编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国家“九五”或“十五”规划教材、全国统编教材者,均可获得奖励;教案展评奖,包括教案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具等,由现场参观的师生以无记名方式投票打分,学校组织专家讨论评选;教学成果奖,1999年以来,学校共评选出了8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其中有37项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西北大学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由传授知识为主的传授型教学向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养成素质为主的研究型教学转变,通过进行科研渗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等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西北大学,新生入校后的第一门基础课都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副教授主讲,学校的院士、著名教授也单独开课或开设讲座,这是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行的主讲教师制度和名师授课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校要求教师将教学和科研融合起来,强调科研在教学中的渗透和以科研为背景的教学,把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反映到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最新的科学知识,学到科学的研究方式,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同时,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创造条件使学生尽早介入科学研究,使学生在直接的科研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传播、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001年以来,该校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287篇,有的文章发表在SCI源期刊上。

19世纪20年代,著名水利学家李仪祉主持西北大学校政时,强调既要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多年来的办学实践中,西北大学始终坚持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结合,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通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课程改革、强化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形式灵活、风格各异的实习与社会实践,野外实习、综合实习、社会实践、代职实习等均极具特色。

学校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综合大学的优势,通过校内设有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主办的“名校名师科学讲座”、“学术前沿报告”、“人文工程”、高等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电子线路设计大赛等各类科技竞赛活动,院系举办的“电子设计大赛”、“电脑节”、“外语文化节”、“黑美人艺术节”、 “模拟法庭”等科技文化活动,学生自办报刊《木香》、《金色年华》、《史林新苗》等受到学生热烈欢迎。2001年以来,学校共举办各类课外科技文化活动1000多场次,有33万多人次参加。在全国大学生“五月的鲜花”大型文艺演出中,连续三次应邀参加演出并获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先后有5队获全国一等奖,6队获全国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英语辩论赛、中国名校辩论赛等赛事中均取得好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广大学生受到了锻炼,培养了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综合素质。

 

创造优良人才培养环境,提供有力教学条件支持

 

2002年,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签署命令,给西北大学数学系63届毕业生、弹道专家闫章更将军荣记一等功、全军通报表彰。滋兰树蕙,桃李芬芳。西北大学集天下英才而育之,毕业生中像闫章更这样的优秀人才不胜枚举,所培养的10万多名专门人才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地区或部门的骨干,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隆飞、田在艺、任纪舜、刘昌明、侯洵、张国伟、张殿琳,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任益民,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牛文元,新中国第一代爆破力学专家王如芝,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舒德干,数学家辛周平,著名诗人牛汉、雷抒雁,文坛奇才贾平凹,著名文艺评论家何西来,著名播音艺术家齐越,中国岩画学开拓者盖山林、著名考古学家韩伟、巩启明,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魏杰、刘世锦,全国知识分子的楷模罗健夫、献身于大漠戈壁的杨拯陆烈士、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李玉虎,担负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重任的王岐山、宋汉良、安启元等均为该校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学校享有“经济学家的摇篮”、“中华石油英才之母”、“当代西部作家的摇篮”等美誉。

西北大学积极改革办学模式,主动参与和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奉献求支持,以支持促发展,增强了办学活力,改善了办学条件,综合实力大为增强。学校现有校本部、桃园校区、南校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为2365亩;设有22个院系,67个本科专业,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 92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9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岗教职工2300余人,在校学生19357人,其中本科生11798名,博、硕士研究生2918名,留学生近百人。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973”、“863”、“攀登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或省部级项目437项,获各种各类科研成果奖励233项,发表学术论文12101篇,出版专著692部。高鸿院士将示波分析由示波滴定发展到示波测定的新阶段,获第九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张国伟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研究获199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舒德干教授在早期生命演化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连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10篇,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刘池阳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973”项目“多种能源创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正在多个领域开展全面的研究工作。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张岂之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和《中国思想史》、彭树智教授主编的13卷本《中东国家通史》、何炼成教授主编的《中国发展经济学》等在学术界均引起较大的反响。据2001年、2002年、2003年统计,该校被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分别居27位、26位、28位。

“九五”以来,学校先后投入1.9亿元用于本科教学工作,教学条件大大改善。百名学生拥有多媒体教室座位数达到64个、教学专用计算机达到15台,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400元,建成了13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和10个校内实习基地。图书馆现存馆藏图书共244万册,生均图书120册,已建成现代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图书文献资料保障系统,为师生提供网上浏览、书目信息查询、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检索等项服务。校园网覆盖全校近100栋楼,联网主机6000余台,全部实现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为师生提供了网络课程、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等30多个校园网站的教学资源。西北大学博物馆分历史考古、地质和生物3个专业性陈列馆,收集有近30万件珍藏文物和标本。

百年办学形成的厚重的文化积淀,先进的教学条件和设施,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大学生顺利成长为高素质人才的一方沃土。

 

发韧于民族灾难深重的晚清末年,中兴于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新生于共和国百业俱兴的峥嵘岁月,腾飞于改革开放的崭新时期。在长达102年的办学实践中,西北大学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形成了历久弥新的西大精神,这一精神为学校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坚定的信念支持和不竭的精神动力。2002年,江泽民同志为西北大学百年校庆欣然题词:“培育创新人才,攀登科学高峰,为科教兴国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新的时代、新的世纪给西北大学提出的新要求、新号令,也更加坚定了西大人把西北大学建设成为研究型、具有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综合大学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