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次数:2058 发布时间:2020-12-08 08:45:41
【回眸“十三五” 奋斗正当时】系列组稿
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注重质量、稳步发展
走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路
——“十三五”以来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综述
“十三五”以来,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问题导向,锐意创新抓改革,凝神聚力促发展。
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按照“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注重质量、稳步发展”的基本思路,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立足科学前沿、依托西部资源,围绕关键问题、紧跟国际趋势,走出了一条创新、特色、精品的繁荣发展之路。
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2012-2020年)》等,制定了《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推进方案》,出台了《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级别管理办法(试行)》《西北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西北大学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方案(人文社科类)》,修订了《西北大学科研奖励办法(人文社科类)》《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重大培育项目管理办法》《西北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管理办法》等。坚持问题导向,进行顶层设计,做出前瞻部署,全面提升了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能力和水平。
实施项目质量提升计划,高层次科研项目数量质量双提升
2016年以来,学校社科处注重培育精品,实施多举措,聚力凝心,稳扎稳打。坚持超前布置,系统谋划,实施科研项目全域流程跟踪服务,结合“一院一策”,建立院系、学校预评审机制,通过专家辅导和专业交流,有效提升了高层次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战略部署,重点关切区域协调和地方建设,遵循学校人文社科学科特点,传统优势学科保优先、潜力学科促增长、特色学科争突破、弱势学科重培育,多点开花、全面推进。科学规范项目管理,培育重大科研项目,产出标志性成果。
“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167项,比原计划超额完成67%;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1项,比原计划超额完成110%;获批省部级项目462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9项,比原计划超额完成32%。文科科研经费累计到款1.69亿元,较“十二五”期间科研经费到款增长73.2%,实现大幅增长。
西北大学近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
修订出台《西北大学优秀学术期刊认定目录(人文社科类)》《西北大学决策咨询成果认定办法(试行)》,通过进一步完善权威期刊目录范围,将核心期刊范围与CSSCI来源期刊目录“无缝对接”。响应中央破除“五唯”精神,积极落实“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等号召,结合学校“一院一策”改革举措,将SSCI、CPCI-SSH等国际索引评价体系下放各学科建设单位,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学科建设需要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学校高端智库服务社会功能,强化多元评价,将咨政报告类成果纳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修正了科研导向机制滞后于学科建设要求等一系列制约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发展的瓶颈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活力得以重新激活。
2016年以来,学校共计发表人文社科类权威期刊论文357篇,核心期刊论文1473篇。70余篇学术论文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刊物转载。理论经济学、中国文学、中国历史等传统优势学科标志性成果显著,新闻传播学、哲学等学科也厚积薄发,成绩优异。
实施学术能力提升计划,学术著作类成果特色更加鲜明
修订完善《西北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管理办法》,设立“重大成果培育基金”,助力高水平研究成果产出。“十三五”期间,学校共计出版各类学术著作成果437部,与“十二五”期间成果相比增长了7%。“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重大成果培育基金”等发挥了良好的培育功能,先后资助出版优秀学术著作55部。
张岂之教授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普及读物奖,任保平教授的《经济增长质量的逻辑》、段清波教授的《中国历代长城发现与研究》、梁星亮教授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屈健教授的《20世纪“长安画派”及其影响研究》等著作先后荣获优秀成果二等奖,陈跃副教授的《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荣获青年奖。
实施平台能力提升计划,推动交叉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学校主动承接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要求,围绕国家战略问题和地方重大问题,精心策划,主动导向,深入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构建高层次学科平台,推动文理融合,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强化经济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
“十三五”以来,学校新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13个,是“十二五”期间获批数的约3倍。其中,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目前,我校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达到23个,有行政级别实体研究机构7个,无行政级别实体研究机构15个,文科重点实验室3个,另设有近百家虚体研究机构。
2016年以来,学校先后与陕西省知识产权局联合成立陕西省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与陕西省文物局共建陕西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与发改委共建陕西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与陕西省发改委联合成立黄河研究院,各级各类平台运行良好。
实施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2016年以来,我校不断加强智库建设,聚焦重大现实问题,提出“西大方案”,产出了一批批标志性成果。
中亚考古队重大考古发现解决了“寻找古代月氏遗存”这一世界性学术难题,为“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做出了西大贡献,促进了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中亚考古给予亲切问候,这是总书记自2016年6月以来,继撰文表扬、亲切接见之后第三次褒扬我校中亚考古队。2019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接见了王建新教授,高度评价了我校丝绸之路考古工作。
任保平教授团队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报告》《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西部蓝皮书)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注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研究报告,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三是科研人员向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咨政报告类成果共计161项,其中60项被中央部委、省委党政机关或省部级领导采纳批示。作为地方政府高端智库,我校服务社会成效显著,能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校牵头成立陕西高校“一带一路”智库联盟、“一带一路”大学智库联盟。我校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中东研究所入选中国智库索引首批来源智库,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核心智库,丝绸之路研究院、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东研究所入选“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陕西宏观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协同创新中心获“中国智库索引-智库最佳实践案例(CTTI-BPA)”最佳管理二等奖。
实施学术影响力提升计划,学术氛围更加浓厚
修订完善《西北大学“侯外庐学术讲座”管理细则》《西北大学“名家讲坛”系列讲座管理细则》等管理办法,厚植校园学术氛围,进一步细化了“侯外庐学术讲座”“名家讲坛”系列讲座的管理流程,不断夯实高端学术交流品牌“侯外庐学术讲座”讲座的高层次和影响力。
“十三五”期间,我校共计举办“侯外庐学术讲座”127场,比“十二五”期间(67场)增长约90%;举办“名家讲坛”学术讲座245场;举办各类高水平国内外学术会议400余场。召开西北大学科研工作会议。成立西北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并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先后邀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光明日报评论部主任包霄林,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入江昭,著名作家杨争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王旭东,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我校名誉校长张岂之等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遵照省委、省政府《公祭轩辕黄帝活动总体方案》工作安排,2016-2019年度期间,主办“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陵•文化自信”“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与民族伟大复兴”“祭祀人文初祖黄帝学术论坛”等多场学术交流会,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营造了良好学术氛围。
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之际,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将密切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坚持积累,保持连续,形成品牌,依托已有学科优势和区域文化资源,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平台和条件建设为支撑,以评价体系改进为抓手,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