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湜教授 郁振华教授 丁立群教授做客我校“侯外庐学术讲座”

点击次数:1969 发布时间:2023-10-31

10月26日至29日,南开大学哲学学院王南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黑龙江大学国学院院长丁立群教授做客我校“侯外庐学术讲座”,分别为师生作了题为《中华民族价值理想的当代重建何以可能》《重访智慧》和《劳动之为实践:观念、思想及其意义》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学院张学广教授主持。

王南湜指出,中国哲学复兴的要点是在当代重建中华民族价值理想,即以中国哲学精神的独特方式解决它在现代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为此须在现代性和中国哲学精神的独特性两个方面充分吸纳前人的探讨,与前人的思考进行持续的对话。他认为,西方现代性话语乃是由西方哲学精神基于一种内部视角而构造出来的,如果想要真正改变西方道路唯一性之话语,便需要针对中国状况的中国哲学精神构建,需要具有基于中国经验的中国式认知结构,需要我们把握住时代精神。而以何立场加以把握?王南湜强调,中国人传统的价值信仰,“家”是我们的精神寄托,乃至于“家国一体”中的“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家”这一概念的延伸和扩大。

郁振华提出,智慧论题在当代的复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融会赖尔的智力概念和亚里士多德的eudaimonia(人的繁荣/良好生活)概念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一个风格导向的智慧概念。风格导向的智慧体现于理论领域、实践领域和制作领域,便是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制作智慧,在当代哲学语境中考察三种智慧,旨在推进“古典三项的转进和重置”的思想主题。他强调,以风格导向的智慧来统摄理论智慧,是对传统理论智慧性质和意义的新定位,立足于风格导向的智慧概念,能够将传统理论智慧的诸环节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融贯的理论建构。

丁立群指出,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实体即主体”命题,把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改造为现实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劳动成为人的普遍本质和完整本质,在完全意义上成为成物与成人统一活动。他解释了马克思创立的“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即以劳动实践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整个人类世界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丁立群强调,劳动概念内涵的重建以及“劳动-社会”实践哲学的建构,克服了传统实践哲学片面性,统一了马克思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成熟期”的科学主义思想,在真正意义上“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使之涵纳马克思主义人学内容。

哲学学院通过举办“侯外庐学术讲座”系列学术报告,邀请国内外哲学学科前沿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度学术解读,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了学科的学术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术热情。

王南湜教授

郁振华教授

丁立群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