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论银幕上的邓小平形象

点击次数:1955 发布时间:2019-12-31 23:10:49

银幕上的邓小平形象

 

张阿利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与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息息相关,因此,他的光辉形象频频出现在各类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之中,成为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的一大亮点,也成为中国影视镜像语言中一段美好的记忆。

而作为专事扮演邓小平形象的特型演员卢奇,14年来就曾在电影《百色起义》、《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周恩来》、《大决战》、《大进军》、《挺进大西南》、《刘邓在平汉前线》、《远征》、《大进攻序曲》、《百团大战》、《解放云南》及电视剧《邓小平在一九五O》等三十多部影视作品中扮演过邓小平。这些影片绝大多数作品表现的都是青年和中年时期的邓小平形象。

1988年,在《百色起义》中,编导真实展示了当年邓小平在广西百色发动起义的历史过程,影片着重表现的是一个青年农运领袖的形象。尽管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学识、智慧、胸襟、情操、经历所形成的气质在表演上很难把握,也由于角色生活距离现在年代叫较为久远,无法切身体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但卢奇通过研读小平同志的重要著作、传记、画册、录像,了解他当时的思想学识、性格形象特征,记下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他抓住了小平同志凡事不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而是以国家、党和军队的利益出发,处理问题时则将自己摆在后面,无私无畏,深得人心这一鲜明特征。由于卢奇较准确地把握了小平同志在青年时代的心灵历程,他扮演的邓小平形象幽默、睿智、果敢,在神态、气质上惟妙惟肖,得到了广大观众和邓小平家人的认可。

在《大决战——淮海战役》中,邓小平作为淮海战役的前敌总书记,在与刘伯承和陈毅的和谐相处中,人到中年的沉着、朴实、乐观令人倍感亲切,影片着重表现的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极有谋略和智慧的军事家形象。

1998年拍摄的《大进军——席卷大西南》中,影片编导着力探索了一条“人”与“史”并重的路子,并侧重于“人”的构思来结构全片,从而对传统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手法带来了颇为新颖的突破。这部影片中的邓小平形象显得更为丰满,有血有肉,影片尤其凸现了邓小平精明能干的气质。观众不会忘记,片中刘邓坐在西行的列车上,邓小平邂逅了铁路专家,主动而热情地用猜拳饮酒的方式与专家商讨如何尽快建成成渝铁路的问题,最后是邓小平以多喝了5 次的代价,促使专家将工期一缩再缩,并决心用超乎寻常的速度建成成渝铁路。邓小平大获全胜地回到了刘伯承的车厢,兴奋地向刘伯承叙述完刚刚发生的一幕便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这种为了国家的建设似乎有些“不择手段”的情节和细节不但丝毫没有破坏邓小平的光辉形象,反而给人一种“是真英雄自风流”的不同凡俗之感。

 2003年拍摄完成的大型故事片《邓小平》,则是总投资达到2600万元的一部史诗巨片。影片首轮发行就取得了1千多万元的好成绩,在没有下达任何红头文件的情况下,观众自掏腰包走进影院观看《邓小平》,造就了该片票房的大热之势,甚至压倒了同期放映的美国大片,成为当年发行的近10部纯粹国产影片的票房冠军。这部影片不但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引人注目。

这部影片之所以广受欢迎,主要是因为首次在银幕上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晚年的光辉形象。

这部影片塑造的邓小平形象之所以又一次取得成功,笔者以为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影片融入了含量巨大的历史信息,充分呼唤起了当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影片《邓小平》以纪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丰功伟绩。该片采用顺时针式的叙述手法,从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着笔,他高瞻远瞩,作出一系列大决策、大手笔,如解救知识分子、为老干部平反、知青回城、恢复高考、掀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到农村承包制,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和股票上市、建立深圳特区等等……一桩桩一件件,既是人物的写意画,又是中国近20年历史的大回顾。它融合了政治大片和人物传记巨片的各种要素,囊括了中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和中国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对经历过那些岁月的观众来说,看这部电影就像站在一幅历史长卷前,回首自己耳闻目睹过的往事,抚今追昔,深深感念邓小平为国家、为人民生存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感慨世事沧桑,为邓小平的伟人魅力所折服。影片首次艺术地再现了晚年邓小平的生活和工作,截取的这20年也是邓小平革命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坚决实行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影片之所以如此表现晚年的邓小平,是由于这些故事最能引起当代观众的心理共鸣,无可否认,几乎每一位当代中国人的命运都与小平同志紧密相连。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恢复高考的政策出台后,千万学子涌进北大、清华、中大。在这一场面中,相信很多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而对年轻的观众来说,《邓小平》作为一部具有纪实性质的历史巨片,这又无疑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对当代中国历史重大事件最为感性、贴切、信息含量丰富的全面认知。

其次,就是影片对作为世纪伟人的邓小平的独特个人魅力以及性格特征、精神世界,充分运用了“诗式电影”的手法进行了成功塑造

我们知道,邓小平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都有着安邦治国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他临大事而不乱,沉着冷静,在盘根错节,问题成山时的杀罚决断能力和性格魅力,对于当今中国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邓小平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但对许多中青年观众而言,影片中的邓小平更像是一位既严厉而又慈祥的父亲。他以当家人的责任和气度,坚定地喊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惊世之语。为了让中国共产党救中国、救人民的诺言彻底实现,为了改变国家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年逾古稀、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不惜与生命抗争,扛起改革开放的大旗。1992年邓小平南巡,他支撑着已快耗尽心血的躯体,一路叨念着:“快一点!再快一点!”他为改变国家和人民命运耗尽心血,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影片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位被全国人民当作主心骨、拿大主意的总设计师的邓小平,被看作人民的靠山、伟大的父亲的邓小平。尤其是小平与英国撒切尔夫人的谈判那一场戏中,邓小平立场坚定,主题明确,决不让步,充分体现了一代中国领导人为了维护国家民族主权显示出的雄才大略和卓越智慧。很多观众在看完此片后,无不是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导演丁荫楠认为,“诗式电影”是创作“伟人电影”的较好方式,它选择的是对国家,民族命运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和行动,而不是伟人生活的细枝末节,换句话说,就是将伟人送上历史的圣坛,而不是将他平民化,凡俗化。影片的主题是“共和国年轻了,小平同志老了”。正如丁荫楠所说:“影片所表现的小平,是崇高的爱国者、是彻底改变国家前途命运的共和国领袖。‘文革’结束后,百废待举,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领袖的逝世,更让全国陷入无所适从的状态。就在这个时候,邓小平出来了,他凭着澎湃的爱国热情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力挽狂澜,将国家政策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全面进行经济建设上来,让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步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生活中的邓小平也非常‘有戏’,非常平民化,完全是一个老兵、战士的形象。他有很多爱好,如游泳、打桥牌、带孩子,这些细节对观众全面了解邓小平也很重要。但影片没有表现这些,而是着重表现工作中、改革开放中的邓小平,所表现的事件也多是关于重大问题的决策,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高考、解放老干部、评价毛泽东,用实事求是的精神理解毛泽东思想、发展马列主义等等,展示的都是小平同志在经济、政治改革上的关键性功绩。”比如影片的开头,邓小平从家中客厅里走出,坐车来到天安门参加35周年国庆庆典活动。他缓缓地走上台阶,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这时游行的队伍中打出了“小平您好”的巨大横幅——《邓小平》的片名此时打出。艺术与历史的交相辉映,使得影片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

第三,是独特的题材类型与特定的影像表述方式,铸就了这部影片坚实的观众基础和艺术期待。

中国观众对于政治大片,尤其是涉及到大人物、大事件、大胸怀的电影常常情有独钟。政治作为一只无形的巨手,翻则为云,覆则为雨,在中国解放后近半个世纪中,多少次风云突变,都使国家和个人饱受沧桑和磨难,所以中国人的政治情结和政治敏感性一般而言都是非常强的,许多观众对于那些决定社会变化后面的政治内幕,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对在近二十年来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生活方方面面的政治伟人邓小平晚年的生活,观众更是有着强烈的了解期待。这部影片曾经过长达9年的艰苦创作和精心筹划,由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丁荫楠执导,他曾成功执导过《孙中山》、《周恩来》等 “伟人电影”,这两部影片曾被视为中国政治人物传记电影的巅峰之作。《孙中山》至今仍保持着单片获得9项金鸡奖大奖的纪录,而《周恩来》所创下的2·7亿元的票房纪录至今仍令其他国产电影无法望其项背。继《孙中山》、《周恩来》之后,丁荫楠耗近10年之力参与《邓小平》的策划和剧本创作,拍摄和制作也长达1年之久。在拍摄和宣传时将这部影片定位为“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大片”,没有将主旋律的概念简单化,而是突出了邓小平的伟人魅力以及影片的大信息量、高情感含量。以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为主线,撷取若干最具影响力的重要片断,以恢宏的气势和细腻的情感,刻画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展示了一代伟人为带领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呕心沥血的崇高人格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突破前人,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极好地满足了广大中国观众的观看期待。同时,影片充分继承了我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影像表述方式,导演在继《孙中山》、《周恩来》的成功探索之后,又对影片《邓小平》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了更为深入的开掘,从而使得这部影片成为今年了我国国产电影中的一部重要影片,同时也成为了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一多新鲜奇葩。

再次,就是演员卢奇出色而又倾心的表演,也是这部大片之所以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

卢奇以前多是饰演青年时代和中年时代的邓小平,由于演员自身与所扮演的人物形象年龄相当,因此无论在外形上或是表现内心世界时都较好把握。这一次的表演,演员面临的首先主要是对人物年龄跨度上的突破,而这次要演一个比本人大好几十岁的角色,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心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在影片中,邓小平一出场就是在1976年底,当时他已经72岁了,一直要演到1994年90岁时的邓小平,时间跨度很大。全剧一共分为四个年龄段:先是70多岁时的“复出时期”;然后是70多岁接近80岁的时期;再接着是80多岁时的“南巡时期”;最后是结尾,1994年,90岁时的邓小平驻足在上海杨浦大桥上——这是最老的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人物特征都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演员准确把握好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人物语言、发音、音色及形体动作等,尤其注重期间的细微差异,真正做到形神兼备。如90多岁时的邓小平,身体、手都会有一点颤抖,眼神也没那么光彩、敏锐了,演员表演时从外貌到内心都要掌握好分寸。或许对于卢奇来说,最难的还在于对于人物的精神气质及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上——而这点又是塑造银幕上老年邓小平形象最需要注意和把握的。

  现实生活中的邓小平常常有一些幽默的动作,像外国人一样,头会一摇一摆的,很有活力,精力充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思想依旧深邃,语言也依旧流畅、敏捷;不过再老一点的时候,语言就跟不上思想了,要不时地停顿一下才能表达出来,手也微微颤抖。对于卢奇来说,要成功体现晚年邓小平的风采,除了外形接近外,更重要的还是要表现出邓小平内在的精神气韵。九十高龄的邓小平,步履较为缓慢,体态不够灵活,声音显得苍老,但思维依旧活跃,思路依然清晰。卢奇通过自己的努力,对这些微小的,最能体现个性特征的细节都细加揣摩和表现,准确地传达出了邓小平为了国家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而鞠躬尽瘁,以及“共和国年轻了,小平却老了”这一主题思想,并真正在“人”与“史”的大写意中精炼地勾勒出了小平同志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

本片的成功,用导演丁荫楠的话说,就是有赖于“国家、邓家、专家”的支持。国家的投入、来自邓小平同志亲属的全力支持、以及全体演职员的付出,三者缺一不可。 广东珠江电影制片公司作为打造“中国第一大片”的主力军,打破了地域限制和门户之见,在广电总局的领导下,组织了“多国部队”,优势互补。这部影片也得到了邓小平家人的大力支持。邓小平夫人卓琳,提供了不少非常宝贵的资料和意见。影片中见到的小平同志在北京钱粮胡同家中的镜头,都是在现场拍摄的,而且所用的茶杯、笔筒、军装等道具都无一不是小平同志生前用过的真品!墙上的一幅奔马图,原来悬挂在小平同志书房的,据说在他逝世的那夜自行崩裂,后来又经过修补,也用在了影片中。此外,中央文献研究室在史料方面也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都为这部诗式电影成功塑造出世纪伟人邓小平的光辉形象提供了有力的外部保证。

此时此刻,当新世纪的步伐即将坚定地迈过第五个年头的时候,抚今追昔,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何时、始于何人。或许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银幕上的邓小平形象才更具有历史认知和珍藏的永久价值。

百年小平,百年银幕。(本文获得西北大学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教工组二等奖,作者为文学院教师)

 

(编辑:田明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