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次数:2919 发布时间:2021-03-09 16:24:59
【回眸“十三五 奋斗正当时】系列组稿:
聚焦重点 强化内涵 改革创新 提升质量
努力开创学科建设新局面
——“十三五”以来我校学科建设工作综述
“十三五”以来,西北大学学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建设方向,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以内涵建设为主线,围绕构建“目标牵引、问题导向、统筹管理、分类指导、一院一策”的管理模式深化改革,精准施策,全力打造学科“高峰”,不断拓展学科“高原”,取得了显著建设成效。2017年9月,地质学科以认定方式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成为陕西省唯一一所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的地方高校,这为建成“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在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
聚焦重点,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迈上新台阶
——积极探索西大特色一流学科建设新路径。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学科特色与优势,以一流学科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和打造一流的人才团队、一流的平台设施、一流的运行机制,促进三者的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合力,培养一流人才,培育一流成果。
——超常规打造一流学科建设“特区”。对标世界一流学科,以超常规思维、超常规方式,通过政策优先保障、机制优先突破、经费优先投入,设立一流学科建设“特区”,参照中央财政支持一流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标准,按1:1配套政策给予地质学、考古学专项经费,支持在机制创新、任务实施等方面自主探索,在资源统筹、经费使用方面自主管理,全力支持地质学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重点培育考古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全力争取“双一流”建设政策支持。向省政府积极争取将重点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纳入省级“十三五”规划纲要。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西北大学“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明确从培育建设一流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推动一流科研平台建设、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统筹优化办学资源、加强办学条件建设、完善资金管理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十个方面支持我校“双一流”建设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全面系统总结“双一流”建设成效。先后组织开展“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和周期建设总结工作,聚焦符合度、达成度、表现度和对标度,认真开展系统性的自评总结,编制并向教育部报送学校整体和地质学科《中期自评报告》《周期总结报告》《特色成效典型案例》《对标建设方案情况表》,全方位立体式展现学校和地质学科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急难险重”事件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围绕年度建设任务,编制并向社会发布“双一流”年度建设进展报告。
——健全“双一流”建设监测机制。成立校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双一流”建设质量监测体系。成立校“双一流”建设指导咨询专家组,提升决策科学化、专业化水平,高质量完成教育部“双一流”动态监测数据填报和省级高水平大学及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监测数据填报工作任务。
夯实基础,不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
——构建分层分类学科建设体系。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坚持非均衡、分层次的发展思路,按照“世界一流”“国内一流”“西部一流”“新兴交叉”四个层次构建学科建设体系,着力巩固基础学科的传统优势,挖掘应用学科的内在潜力,激发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活力,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学科群,重点建设若干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一流学科,形成学科纵向发展的梯队效应。
——引导学科持续凝练优势特色。紧密围绕“四个面向”,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引导学科建设保持足够“定力”,久久为功,着力打造学科“高峰”,拓展学科“高原”。实施学科方向再凝练工程,进一步整合资源,聚焦有限目标,明确学科发展的优先方向、主干方向和培育方向。
——加快推进学科平台建设。支持若干学科围绕学科方向、依托学术团队,搭建高水平的学科平台,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基础研究重大科学问题,不断强化优势、补强短板,增强学科竞争力。按照“任务牵引、开放共享、分步实施、协同创新”等原则,实施“学科平台提升计划”。立足完善学科布局,论证成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哲学学院,编制医学学科建设规划,助力学校成功复办医学。
——保障教授治学作用充分发挥。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第八届校学术委员会及教学指导、科学研究、学术道德、人才队伍四个专门委员会,实施教师委员直选、不同院(系)委员交叉任职等一系列举措,按院(系)成立学术委员会分会,明确各级学术委员会及专门委员会任务清单,形成结构完整、权责清晰的学术管理体系。建立校院(系)两级学术委员会联系机制,实施委员例会主题制、委员建议征集制,组织委员常态化调研,全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为进一步发挥教授治学作用、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提供有力支撑。
改革创新,促进学科建设良性发展
——创新学科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出台《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按照“统筹资金,分类投入;突出重点,争创一流;绩效优先,目标考核;动态管理,整体推进”的原则,实施常态资助(基本建设资助和一流建设资助)和动态资助(竞争性资助和调节性资助)相结合的学科建设资助模式,推行零基预算、额度审批、自主使用等改革举措,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使用。
——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新路径。按照“一个目标、两条路径、三种模式、四大任务、五项保障”思路,聚焦实现“学术引领、学科融合,科教融合”目标,探索重大任务集中攻关和学术研究自由探索相互支撑的发展路径,支持无行政级别实体研究机构开展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举办“人工智能的跨学科融合”学术研讨会,联合科研管理部门举办学术沙龙,着力培育建设有影响力的学术团队,酝酿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坚持“学术引领、协同创新、任务主导、特色发展”原则,制定出台《学部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先后成立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史学部,探索学术机构运行新模式。
——构建完善学科建设协同发力机制。着力破解学科建设协同发力难题,积极构建学科建设责任共同体,建立并完善学科建设目标责任制,形成“学科管理部门—相关职能处室—学科建设单位”同向同行的学科建设协同发力机制,确保各项任务高起点筹备、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形成部门协同联动推进学科建设的良好局面。
加强管理,助力学科建设提质增效
——提升精准服务人性化水平。紧抓“一院一策”综合改革契机,围绕学校“放管服”改革部署和工作安排,建立“学科建设联络员、学科政策协同研判、学科动态宣传推介、学科经费支出正面清单、学科管理立体化沟通”五大工作机制,聚焦学科建设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需求,开展三轮精准服务对接工作,编制《学科建设精准服务调研报告》和《学科建设摸底分析报告》,提出学科发展对策建议,为学科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
——强化学科建设指导专业化水平。与国内外知名第三方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搭建“学科发展水平动态监控数据平台”,组织16个学科对自主选定84所对标高校的核心指标进行对标分析。编制《自然指数(全球)西北大学学术成果分析报告》《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办学指标分析报告》等,客观展现学校和学科发展现状、综合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为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提供咨询建议。综合研判新时代学科评估改革导向,不断深化学科评估与研究,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升,超前谋划评估工作,积极开展新一轮学科评估迎评工作。
——强化管理精细化水平。建成并上线运行学科大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集成数据治理、项目申报、经费管理等功能,实现学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立项-实施”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不断提升数据治理服务学科建设的能力,推动学科内涵建设与大数据治理深度融合,为学科建设精细化和科学化提供大数据支撑。
学科建设成效突出,学校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学科生态系统基本形成。构建形成“凝练方向、培育团队、搭建平台、打造集群”的一体化递进式学科发展体系和“政策引导-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动态调整”全链条运行和保障机制。积极引导凝练学科方向119个,培育学科团队107个,14个团队提出18项学科交叉需求。物理、化学学科平台已基本建成,生命科学与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全国“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对我校的学科项目管理模式充分肯定。
——“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地质学科对学校整体建设带动作用明显,学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综合改革激发活力、原始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支撑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作用不断彰显、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建设效率领先优势明显等五大鲜明特色。2019年10月,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到校调研期间,对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呈现五大特色给予高度肯定,并指出“西北大学百余年来为国家建设和教育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历史底蕴深厚、办学定位清晰、发展成绩突出,投入产出比在我国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
——资源聚合能力显著增强。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与省发改委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高端智库建设、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等方面携手开展合作。充分依托省部共建平台,积极争取政策和经费支持,“十三五”期间,重大专项经费到款金额较“十二五”有较大增长。
——办学声誉显著提升。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考古学获评A+,理论经济学获评A-,6个学科排名进入前十,16个学科进入前30%,参评的26个学科全部上榜。学校跻身世界大学排名500强,四大世界大学排名全部上榜;位列自然指数全球第226位,较2016年位次提升224位;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首次进入全球前1%,学校入选学科数增至6个,取得了“十三五”以来的新突破。中亚考古队先后三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撰文肯定、亲切接见和鼓励问候,成为高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一张靓丽名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在“回归常识、抓住本质、尊重规律、注重长远”的发展理念指引下,在“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特色建校、开放办校、依法治校”六大战略的引领带动下,西北大学学科建设工作将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狠抓学科内涵建设,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着力营造和谐共生的学科生态氛围,积极拓展学科发展空间,全面提升学科声誉,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