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校训】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点击次数:1918 发布时间:2020-06-08

【校训】

公、诚、勤、朴。

Fairness,Integrity,Diligence and Simplicity.

【校训解读】

西北大学校训诞生于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战时期。公,即“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教育师生扎根西北、胸怀天下、放眼世界;诚,即“不诚无物”的道德信念,鞭策师生以至诚感动万物;勤,即“勤则不匮”的优秀品质,要求师生勤勤恳恳、坚韧不拔;朴,即“抱朴守真”的价值追求,激励师生始终保持朴素的本真状态。公诚勤朴,饱含着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办学使命的深刻理解,激越着百年老校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重任。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成为抗战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两大堡垒之一,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首批“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秉承“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先后产生了“侯外庐学派”“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侯氏变换”“王氏定理”“秦岭造山带理论”“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理论”等重大理论创新。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高层次奖励。培养了28位两院院士(学部委员)、5位国际研究机构院士,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

现有23个院(系)和研究生院,89个本科专业;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10人,“长江学者”20人,“万人计划”12人,“杰青”“优青”1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80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

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具有重要显示度的指标方面,均位列地方高校前列。

近年来,学校以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持续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享有国际最高学术声誉的期刊CNS发表论文数量居全国高校第9位、地方高校首位。在世界三大权威大学评价体系之一的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43位、陕西高校第3位。

西北大学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遗产保护、多种文明交往与融合、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1891062481259888992&item_id=11891062481259888992&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