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点击次数:1718 发布时间:2004-07-01

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任保 平

   

摘要: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共同富裕为理论依据,以“部分先富”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途径,以东部先富带动西部后富的“非均衡发展”为思路构成了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一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思想是邓小平科学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特点而提出的极具远见性的战略构想。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总结,它集中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讨。总结和探讨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对于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设计师的邓小平,始终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关注着全国各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形成了其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

   1、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理论依据

   邓小平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是以共同富裕为理论依据的,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通过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思想的首次表述是在1978年12月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他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们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似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1]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中他又一次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一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这些论述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前提下,为东西部共同富裕的设想提供了理论依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关于东西部共同富裕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不是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裕是人民的共同富裕。”[4]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5]这些论述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批判了过去以贫穷作为社会主义特征的“左倾”错误,强调指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富裕,而且是全国各族人民,各个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2)共同富裕的途径是“部分先富”,通过“部分先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但同时又指出共同富裕必须以“部分先富”为途径,其现实依据是:由于我国幅原辽阔,各地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劳动者之间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不可能做到同步富裕。共同富裕不是等量富裕或同时富裕,其实质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逐步实现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缩小时间差和程度差的渐进过程,不能要求所有地区,所有人民在很短时间里都一起富起来,只能通过部分先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先富的地区要帮助和带动落后地区,最终实现共富。纵观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他始终强调在“部分先富”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先富要帮助后富,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能避免两极分化。”“我们的政策不是要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允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6]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缴点税,支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缴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7]这里关于先富地区帮助后进地区的思想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先富帮后富的必要性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来决定的;二是先富帮后富的方式是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三是帮助的时间是在本世纪末发达地区达到小康以后。

2、邓小平东西部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的思想内容

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目标导向。“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8]在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同时,邓小平一再强调不能背离共同富裕的目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样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9]“第一步,让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第二步,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发展,达到共同富裕。”[10]即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高瞻远瞩地以其“部分先富”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为理论依据,对东西部协调发展作出了战略构想。这一构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允许沿海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转变,这是邓小平东西部协调发展战略构想的第一步。依据“部分先富”的战略构想,邓小平把先富地区选在了东南沿海。因为与中西部内陆相比,沿海地区具有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工业基础设备、技术、信息、开放环境等方面优势,因而优先发展沿海地区易于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尽快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更好的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同富裕。他多次强调:“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这个大局。”在这一思路的基础上他设计了沿海地区的先富战略:在与港澳台毗邻的地区试办经济特区,逐步在沿海地区建立开放城市,并在长江、珠江、闽南、上海地区建立经济开发区,从而形成了由沿海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地区组成的由点到面的开放格局。( 2)沿海地区带动西部的发展,最终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这是邓小平东西部协调发展战略构想的第二步。沿海地区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中央的优惠政策较快地发展起来以后要帮助和带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他指出“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候,要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沿海地区要顾这个大局。”同时他还强调“先进地区帮助后进地区是一个义务。”(3)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式。在沿海地区帮助内地的方式上,邓小平设计了三种方式:一是搞经济协作区,通过沿海和内地省区的经济协作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他指出:“搞经济协作这个路子是对的。我主张不只搞上海和山西两个经济协作区,也不要老是试点。老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试点,几年解决不了问题,这就太慢了。”[11]二是“包省发展”,即由沿海一个省包内地一个省或两个省,通过“包省”来带动和帮助西部地区发展。他说“沿海如何帮助内地,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由沿海一个省或两个省,也不要一下子负担太重,开始时可以做一些技术转让。”[12] 三是沿海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利税。即由沿海地区多交一些利税,由中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帮助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特点

我国是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高度重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一思想的特点是:

1、以经济转型为背景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邓小平立足于“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时代背景,汲取借鉴经典作家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深刻总结了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并逐步完善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思想。由于我国幅原辽阔,各地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劳动者之间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不可能做到同步富裕。因此,邓小平以共同富裕为理论依据,以经济体制的转型为背景,以推动全国的改革开放为目标,设计了优先发展沿海地区,以“东西部共同富裕”为依据,以“部分先富”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途径,以东部先富带动西部后富的“非均衡发展”为思路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

   2、对毛泽东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建国初期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大国,因而实现工业化,建立合理的生产力结构,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大国变为现代工业国家,既是中国革命胜利以后继续要完成的宏伟任务,也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核心,而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化的任务尤为艰巨。对此毛泽东在中国工业化的探索中,以“平衡发展工业布局”[14]的思想为出发点,对包括西部在内的一些内陆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进行了深沉的思考,形成了“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思想。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毛泽东指出:“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我国全部的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毛泽东指出,“这是历史上所形成的不合理状况。”[15]针对这种状况,毛泽东提出:“沿海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这是我国工业发展和改变工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的出发点。为了:“平衡工业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16]毛泽东指出大力发展内地工业,这是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实现工业布局合理化的客观要求,大力发展内地工业,实现工业布局的合理化,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发挥各地区的经济优势。毛泽东强调内地(包括西部在内)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实现平衡,并且有利于备战,这是毫无异议的。”[17]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以平衡发展为目标,以东南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为途径,设计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战略构想。

 3、把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调节机制。在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思想的同时,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单一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他提出要真正实现“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在充分尊重并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主动利用适当的政府干预去调控地区差距,实现市场与计划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区以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东部沿海实施优先发展战略,利用市场机制对区域间各种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直至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中央要有权威”,要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担负起宏观调控的任务。否则,就会“各顾各,相互打架,相互拆台,统一不起来。”[13]最后,在帮助落后地区改变面貌上,沿海地区责无旁贷。 1983年3月,邓小平就沿海与内地建立经济协作区问题指出:“搞经济协作区,这个路子是很对的。”[18]1990年,邓小平又明确肯定和提出了对口支援、包省发展的思想,把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调节机制

4、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基点。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发展战略 适度倾斜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资和生产布局向沿海适当的倾斜。应该说,这是邓小平根据国内外条件运筹决定的。因为区位条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东部地区易受海外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起步快、阵痛小,较易迅速成长为亚太地区新兴的经济带。但适度倾斜要求处理好重点开发区域与非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均衡布局,也不是简单的扶持东部,而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开放体系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从总体上讲,既要有重点的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以追求投资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协调区域间经济关系,协调主导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形成合理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工格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区以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邓小平清楚地认识到地区不平衡发展是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作为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基点,率先通过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梯度。
      三、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立足于“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以及中国经济转型的这一时代背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深刻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对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确立新的区域开发机制。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这是与传统发展观完全相区别的发展观,也是对邓小平区以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发展观由于强调发展的片面性,其结果必然造成发展的非协调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非协调性;在经济结构上,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拉大,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在发展的内涵上,重视经济指标的增长,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造成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非协调性。科学发展观由于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而强调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协调性,注重协调发展。为了强调协调,在发展中强调“统筹”和“兼顾”原则: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收入分配的协调,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统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统筹国外发展和对外开放。因此,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要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确立新的区域开发机制,把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机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操作上要求发展规划在内容、目标、依据和编制方式上相应转变。西部大开发要坚持市场导向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摒弃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维护经济秩序和处理经济矛盾的传统做法。进一步培育完善市场体系,通过市场竞争不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同时要强调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分清各自调节范围,发挥各自不同作用。
     2、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1978年以来,持之以恒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是10.1%,9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是10.7%,经济增长也带来了人民福利的增长,2002年农民人均收入是2746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7703元。但是我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承重的代价:一是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损失占GDP的比例是惊人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损失高达30%;二是城乡差距世界第一,高达3.11倍;三是世界上地区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一个国家四个世界”,不同省份之间有差距,同一省份之间也有差距,2002年最富的上海与最穷的贵州之间差距是12.9倍;四是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吉尼系数是0.454;五是中国是世界上教育投资严重不足的国家之一。目前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是3.19%,与世界平均的5.1%仍有相当的差距。六是中国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世纪之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这也正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由不平衡到平衡发展的战略构想的英明所在。因此,要以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新的资源开发,实施可持续发展开发模式,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培育和引进人才,加快技术开发,强化管理,增强企业软资源的培育等方面加大力度,避免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式掠夺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确定新的开发布局,培育地区竞争优势。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同样具有清醒的认识,并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进一步强调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事关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五个统筹”,这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构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以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为指导,要确定新的开发布局,培育地区竞争优势,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决定了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都应该遵循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所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和西部各地区在制定国民经济和区域发展规划时,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将效率优先原则放在首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把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坚持走以优先发展重点地区,帮助、带动其他地区、最后实现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在产业发展上,必须立足于西部的实际,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并在形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培育区域竞争优势。(本文获得西北大学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教工组二等奖,作者为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参 考文 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2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374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4---265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4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2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111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13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页。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4 页。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278页。

[14] [15] [16][17]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5页、第25页、第25页、第25页。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页。

 

(编辑:田明纲)